Covid 19

突發疫情讓多個行業的經營受到不同程度衝擊。就零售和飲食業方面而言,其打擊亦不限於旅客訪港人數大減,也因疫情令市民減少外出、學生長期停課、政府和不少企業曾實施在家工作等安排所影響,故陸續有零售商和食肆同時為了抗疫及節流需要關閉部分分店,或縮減開業時間、裁減人手、讓員工放無薪假等。有食肆更因有員工或食客的確診個案,而需要暫停營業,以進行大型清潔及消毒工程。,2019年 11 月至 2020 年 1 月零售、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的失業率升至 5.2%,較一年前大幅上升了 1.7 個百分點,而且尚未反映 1 月底以來疫情迅速惡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,預期相關行業的失業率將於今年上半年快速上升。

因應疫情,政府推出多項措施
稅務局
• 將2019/20課稅年度的利得稅報稅表和薪俸稅報稅表分別推遲一個月至5月4日和6月1日發出;
• 如提出反對、暫緩繳稅申請以及提交納稅申報表的期限原本在3月23日至5月2日期間, 將延至5月4日;
• 會計期在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2月29日之間結束的實體, 提交國別報告通知的日期延長至2020年6月1日;
• 將應於2020年4月,5月和6月繳納的2018/19課稅年度的利得稅,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的繳納期限推遲三個月。
• 寬減2019/20課稅年度100%利得稅,上限為20,000元
• 寬減2020/21年度差餉: 非住宅物業首兩季上限為5,000元,餘下兩季為1,500元
• 寬免2020/21年度商業登記費

公司註冊處
• 寬免公司周年申報表登記費,為期兩年

810億元「保就業」計劃
• 向合資格僱主提供工資補貼,僱主須承諾在接受補貼期間不會裁員,並把補貼金額百分百用於僱員工資
• 所有為僱員作強積金供款或設立職業退休計劃的僱主均符合資格(除香港特區政府、法定機構及政府資助機構受資助員工等等),預計涵蓋150 萬名僱員
• 補貼以某一「指定月份」*的50%工資作為基礎計算,工資上限為每月18,000元,為期6個月。分兩期支付僱主,第一期於6月底前發放
• 向約21.5萬名有於過去15個月供款的自僱強積金供款人士提供一筆過7,500元津貼
• 就三個強積金涵蓋不足的行業,即建造、餐飲和陸路運輸(主要指的士司機和紅色小巴司機),工資補貼將包括在為該行業特別設計的支援項目內,涉及約80萬人

「防疫抗疫基金」
• 餐飲業 — 資助提供堂食的持牌食肆,由25萬元至220萬元不等(為期6個月、分兩期發放);受惠食肆須承諾領取資助期間不會裁員,並把不少於8成資助額用於支付員工薪金,達致「保就業」的目的。預計惠及約1.6萬間持牌食肆和他們的僱員,涉及約95億元